2025年3月28日,GB/T 45284《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的七个部分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该多部分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IEC 39794《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此次发布的国家标准包括7个部分,分别是:
—— 第1部分:框架;
—— 第4部分:指纹图像数据;
——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
—— 第6部分:虹膜图像数据;
—— 第9部分:血管图像数据;
—— 第16部分:全身图像数据;
—— 第17部分:步态图像序列数据。
标准主要内容
GB/T45284《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多部分标准定义了生物特征识别数据格式的基本规则、通用数据元素和数据结构、基本的测试方法,针对指纹、人脸、虹膜、血管、全身、步态等不同生物特征识别模态,定义了相应模态的可扩展数据元素定义、数据格式、测试方法,以及典型应用场景下的应用指南。
标准发布实施的意义
该多部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促进各类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和产品的研发,符合我国相关产业应用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
对相关企业的制造生产活动提供指导依据,进一步提升产业的规模效益。同时,为科研机构优化产品性能提供标准依据,促进关键技术的迭代更新,为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对提高不同设备、系统和服务间的互联互通性,支持供应商之间的数据交换,促进企业间的资源共享,打破不同企业间相互孤立的局面,引导并促进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与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