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网手机版

手机访问更快捷

智能制造网APP

安卓版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营销推广更便捷

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电子加工设备>资讯列表>早报|2024年全球显示器出货量1.27亿台;宁德时代成为全球最大储能项目首选供应商

早报|2024年全球显示器出货量1.27亿台;宁德时代成为全球最大储能项目首选供应商

2025年01月20日 10:10:52 人气: 23120 来源: 千家网
  外媒: 三星电子布局AI电视,OpenAI或成关键合作伙伴
 
  据韩媒1月17日消息,三星电子日前正积极与全球知名AI企业OpenAI协调,拟建立“开放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下一代人工智能(AI)电视。这一合作计划被视为三星电子拓展AI生态系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OpenAI将推出能够执行博士级别任务的人工智能超级代理
 
  OpenAI宣布将在未来几周内推出能够执行博士级别任务的人工智能超级代理。
 
  宁德时代成为全球最大储能项目首选供应商
 
  近日,全球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领导者马斯达尔(Masdar)宣布,宁德时代成功入选成为全球最大太阳能和电池联合储能项目——阿联酋RTC(round the clock)首选电池储能系统供应商。
 
  IDC: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917万台,同比增长30.8%
 
  IDC报告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到250万台,在连续9个季度的高速增长之后,首次同比下降9.6%。IDC认为,虽然在轻薄、续航、影像、折痕等方面不断进步,但价格、质量、内部空间等先天劣势使得折叠屏手机在使用场景和消费人群上已经难有更大突破和吸引力。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917万台,同比增长30.8%。预计2025年折叠屏手机将进入“小年”,更多厂商持观望态度,将更加保守。
 
  2024年全球显示器出货量1.27亿台 同比上涨1.5%
 
  1月19日,根据洛图科技最新发布的《全球显示器市场品牌整机出货月度追踪》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球显示器市场品牌整机的出货量为1.27亿台,与2023年相比上涨1.5%。戴尔在2024年的全球出货量为23.7百万台,位居当年出货量第一,同比微幅上涨0.2%。预测2025年全球显示器出货量仍然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达到1.29亿台,涨幅约为2%。
 
  中信建投:看多政府支持下底层AI算力产业发展
 
  中信建投表示,国内AI应用访问量及月活用户数持续增长,增速明显优于海外产品;国内AI大模型密集上新,多款推理模型陆续发布,豆包情感语音大模型与豆包App实时语音通话功能亦即将上线,国内模型及AI应用加速落地,AI产业链趋势继续向上。看好AI应用作为新一代生产力工具在B端商业化落地,OA/ERP作为入口级平台将率先受益;看多政府支持下,底层AI算力产业发展,推荐关注国内算力产业链相关标的。
 
  中国AIGC APP月活破亿 豆包一家独占一半
 
  1月19日,根据研究机构QuestMobile,截至2024年11月底,中国AIGC APP整体月活用户数量超过1亿,对比2024年6月份,月活用户规模实现翻倍。整体看,豆包拿走了行业一半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处于第一梯队的Kimi智能助手、文小言,与豆包的月活数据的差距也在变大。
 
  兆龙互连:预计未来800G、1.6T高速率产品市场需求量会持续增加
 
  兆龙互连(300913)近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行业景气度在持续提升,运用端需求旺盛,各主要厂家也在推进产品的更新迭代,预计未来800G、1.6T高速率产品市场需求量会持续增加。为积极顺应市场对更高速率产品高性能的要求,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升级,积极抢占市场份额。
 
  浙江省政府与正泰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月17日下午,浙江省政府与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能源与电力装备领域新质生产力培育、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城乡绿色化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推动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创新浙江。
 
  原标题:千家早报|三星电子布局AI电视,OpenAI或成关键合作伙伴;宁德时代成为全球最大储能项目首选供应商——2025年01月20日
关键词: 显示器,储能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